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

南寮漁港 新社古堡 經濟學

最近讀了一本經濟學的書,也趁 228 的假期到南寮漁港和新社古堡去走走,到了這兩個地方後,我忽然想到書中的一個故事,內容是這樣的:


在津巴布韋,原本大像是屬於全體國民的,村民們僅僅通過向觀看大象的遊客收費來獲得收入,但是後來,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保護大象的方法,把大象分給村民,並且允許向那些捕殺大象的獵人們收費


“這太荒唐了,簡直太噁心了!”,這幾乎成了人們面對這項政策的第一反應。


質疑的聲音不斷傳來,況且,打獵不可能保護大象,因為這會鼓勵人們對大象的獵殺,“傳統智慧”再一次佔據了上風。


可是,經濟學家們發現了其中的奧秘並給出了正確的解釋。 事實上,雞的存在就是這個道理,人們喜歡吃雞肉,這就給了另一些人們飼養和照顧雞的動力,聽上去的確有些矛盾,甚至不可理解。 津巴布韋的村民們可以從活著的大象身上得到更多的好處,而不是無助地面對死象。


在津巴布韋,人們的行為的確發生了變化,人們更多地關心大象,他們希望大象越多越好,這樣就能夠向遊人們收取更多的費用,於是他們積極地為大象留出生存地帶,積極配合警察阻止那些企圖偷盜象牙的捕獵者。


可是這個方法,太可怕了,並且,偷獵和捕獵之間有什麼區別呢? 因為無論如何,結局都是大像被殺死了。 經濟學家說出了兩者之間的差異,偷獵者會拼命地捕殺他所遇到的每一隻動物,可是如果大象的所有權歸村子所有,而不是歸國家所有,人們保護大象的努力會明顯地提高,因為獵殺大象畢竟只是一種短期致富長期崩潰的道路。


在津巴布韋,70年代中期人們開始實行這樣的產權分配政策,儘管允許捕獵,可實際上,津巴布韋的大像數量一直在上升,1979年,這裡的大象最少的時候僅剩下2萬頭,5年間減少了70%,然而隨著實行新的政策,到1989年,津巴布韋的大像已經有萬頭,儘管同一時期非洲所有的大象總數都由於偷獵而下降了一半,可唯獨津巴布韋的大像在增加,而且掙扎在貧困線上的村民,已經用大象賺來的錢修建了學校和醫療站了。


當然,儘管津巴布韋的村民們非常開心,可是,有些環保主義者卻無法忍受這種政策,他們認為捕殺是不道德的。 也許這樣的政策並不完美,可是它讓我們在津巴布韋看到了更多的大象。』


為什麼會想到這個故事呢?


或許大家看到下面的照片就能明白了:



DSC05323


DSC05325


這是南寮漁港很多新人喜歡去婚紗取景的地方,當天也看到了好幾組新人前去拍攝婚紗,自己實地看過這個地方之後,不得不佩服攝影師的修圖技巧真是一流。因為,撇開原本用來牽引掛鐘的機器裝置已經毀壞失修,還用鐵絲綑綁不讓鐘晃動不談,原本該呈現出耀眼藍白的希臘式建築也顯得泛黃斑駁,近看更是油漆剝落。記得,我一前看過關於希臘旅遊的記述是這樣的:『希臘在經營旅遊是非常有趣的,他們一年中旅遊季節只有九個月,其中的三個月是淡季,也就是冬天的三個月,在這三個月中所有小島上的商店幾乎是休息,有的忙著採購來年櫥窗裡的商品,有的乾脆舉家渡假去,最有趣的是每年三月是希臘人的油漆月,怎麼說呢?他們會利用這一個月重新油漆房子,商店,教堂,馬路....等等,讓所有的色彩重新恢復亮彩的藍與白,好好來迎接今年的旅遊季節。』


但是似乎,在台灣的公有景點,大多是做半套:「拷貝的建築,風光的剪綵」,之後就放給他爛!這時,我倒寧願「山也 BOT ,海也 BOT!」用合理的入場清潔費來維持景點的可看性!就像台中的新社古堡:



DSC05505  



DSC05452


DSC05400


場內隨時有人在整理環境,建築物上沒有塗鴉和剝落的痕跡,每個角落都可以拍出美美的照片就算是在廁所旁!當然,入場費不算便宜,250/人,但是我那天看到的入園人數至少是我在南寮漁港遇到的十倍還多,而當我離開的時候,外面還有長長的車龍等著要進來,停車場停滿了遊覽車和轎車,唯一可以讓我抱怨的是,裡面的食物真是貴的嚇人,不過這也是幾乎所有獨佔式風景區的通病!


如果,大家注重的已經是「旅遊景點的品質」而不是「免費的景點」了,不如讓有特色的景點成為「津巴布韋的大象」吧!




沒有留言: